第 86 章 武术与军事3(2 / 2)

只是寇准没想到,他豁出去自己的前程和性命,也的确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胜利,却没能扛过朝中大臣的诋毁,被人诬陷拥兵自重。

更没想到,大宋都已经打赢了,官家竟然还要和谈!

还要赔款!

寇准一脸冷漠,想到了以前看病时大夫说得话:

吃好喝好,准备上路吧,没救了!

【从北宋变南宋后,民间结社组织大量增加!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虽然大宋朝廷弱的不敢打,但是宋人骨头还是很硬的,朝廷不行,我们自己上!】

【靖康之耻后,民间多了更激烈的角抵社、锦标社、川弩社、射水弩社、英略社等,这些社的成员均不下百人,要求也变高了,不再只是要求人数,也开始要求质量。】

【比如“射弓□□社”成员大都是精锐的武士,要求既会弓箭也得会弩箭,武艺纯熟,弓箭弩箭精准,还要考核,考核成功了才能入社。】

【我现在大概知道为什么看似文弱的宋人能抗蒙元40年,大宋朝廷怂,宋人可不怂,习武备战多年,各个都是好汉!】

“没错!”临安城中,正在擦剑的女子娇声喝道,“朝廷怕打仗,我们可不怕!”

“那些官员怕死,我们才不怕!”

她们手上、身上不少淤青和刀剑伤,但是能看得书身手利落,也没有缠足,气势与文弱的千金不同,与每日干活干到麻木的农家女也不同。

“横竖这条贱命,战败是死,亡国还是死,我还不如去杀个辽人金人,死在战场上!”

“若是再来个什么靖康之耻,我们女人还不如死在剑下,也好比死在男人身下好!”

还有一些女子

,胸前缠着厚厚的布条,但是袒露着胳膊和腰身,身下同样只穿着简单的短裤。

她们的肌肉更为发达,身形壮硕,脸上、身上不少明显的淤青,有人熟练地给自己上药,也有人在给别人擦不到的背部上药。

宋朝的无数套路变多后,也有个一个显著的好处,对于普通百姓习武更容易了。

南宋时期,临安便多了很多武术套路表演的艺人,其中不乏女性,被统称为“女飐”

。女飐不但表演剑术,还有相扑摔跤表演,看客众多,十分激烈。

她们就是一群在临安卖艺的“女飐”

虽然能靠技艺求生存,达官贵人看客也不少,但是地位并不高。

尤其是女相扑手,因为摔跤时要脱去很多衣服,只绑着上下两块布,在儒学与理学盛行的南宋,相当于没穿。

所以女相扑手哪怕年纪大了退役了,很多都嫁不出去,但是可以因为过去的厉害去给一些大家千金当女保镖,或者直接出家去寺庙、道观里了却余生。

但是在看了天幕之后,这些同样心怀侠义的女子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既然天幕都支持民间习武,支持女子习武报国,她们何不也习武然后找机会报效国家?

【可能有人会好奇,宋朝习武之人如此多,为何还是屡屡打败仗?】

【那么首先,得从宋朝的政策说起。】

首先,宋朝朝廷完全不支持民间习武。

赵匡胤对开国功臣都能“杯酒释兵权”,怎么会允许民间习武强大。

宋朝的政策,是“守内虚外”,与清朝的“攘外必先安内”某些角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把自己的百姓当做敌人。

从律法上来说,《宋会要辑稿·刑法》中记载:“江南盗贼间作,盖起于乡间愚民无知,习学枪、梃、弓、刀。艺之精者,从而教之,一旦纠率,惟所指呼,习以成风。”

也就是说,统治者认为,百姓习武会成为“盗贼”,所以要严加禁止。

从政策上来说,北宋初年已经有了百姓不得私藏兵器的律令,到后面宋真宗、宋仁宗、宋徽宗等皇帝都有三令五申禁兵禁武,而且还会再民间搜寻兵器。宋仁宗时期,还设立了奖赏互相告密的制度,让民间互相举报私藏兵器私自习武。

宋朝的军事训练也是战后立刻收回兵器,日常用木制兵器训练,除了边军。

到了宋徽宗年间,不但开始全国禁兵禁武,把边军的武器也收缴,这才是为什么金人可以长驱直入——大宋就算有再多的冷兵器、再好的火器,都被藏在仓库里,根本没到边军的手上。

【其次,可以看一眼宋朝帝王对武术的态度。】

赵光义亲自去看京城的八十万禁军,这也是整个大宋最厉害的军队。

赵光义看着大宋军士的训练。

军士们先是排成行列,以击锣为号令,两两出阵格斗较量。

每一组的动作都相差无几,学得正是教头亲自教授的套路。

赵光义对着来观看的契丹使者炫耀道:“我大宋养兵126万之众,光京城就有80万禁军,还有专门的教头训练武术,厉害吧!”

契丹使者先是想着数量,感觉不太对劲。

126万士兵,80万的大头在京城,那边境谁去守?

宋朝外敌如此众多,还战败了数次,这都不重视边防,把大军放在京中,是怕敌人打到京城吗?

“如此整齐,果然厉害!”

契丹使者表面上表示赞叹佩服,再看禁军两两对摔后,开始用木杆互刺,再次奇怪:宋人不是武器很厉害吗,还有火器,怎么训练没看到。日常都不训练如何使用,战场上就不怕不会用吗?

到了晚上,赵光义宴请契丹使者,又请出他的大杀器!

一位能表演抛剑于空中、然后一边跳着一边用剑鞘接住剑的高手!

契丹使者:“……”

赵光义洋洋得意:“使者以为如何?”

瞧,这蛮夷被震慑的无法言语了吧?他这一番炫耀武力到底还是把人吓住了,早知道还是得含蓄点。

契丹使者:“………………”

他的眼里闪过一丝轻蔑,快速举起酒杯说出一系列恭维的话语来掩饰。

这宋朝,终究是不如大唐,中原没落了……

.

赵光义对武术颇有兴趣。

比如,经常让高手在殿前表演,鞭枪,相扑等。

宋朝的兵种中有一种叫做“厢兵”,厢兵种有类似后世工兵的兵种,负责修桥铺路、修建城池、制造兵器等内容。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百戏艺人,他们名列军籍,每月领取粮饷,专门学习技艺表演,管理者叫做“左右军”。

每当宫中宴会时,这些军中艺人就要入殿表演,比试相扑等技艺,按照胜负会增加俸禄或者军中升职。

到了一年一度的大节日,还有全军的兵械表演。

赵光义坐在宝津楼上,高高在上的俯视楼下的禁军的百戏表演,仿佛这样就能超越兄长的武德。

只见军士打扮的十分威武,前面高举着军.旗,随后举起盾牌、木刀列成阵形,随后大鼓轰鸣,伴随着军鼓的激昂音乐,开始变幻阵型!

来了!来了!

赵光义最喜欢的环节来了!

只见大军一会变成偃月阵,一会变成长龙阵,互相搏杀,对抗,看起来十分激烈!

音乐声突然一变,阵型再次变幻,盾牌兵出列,开始与木枪兵两两对抗。

一人拿着木枪表演刺击动作,一人拿着盾牌作遮挡闪躲;

随后还有剑兵、刀兵等各种兵器,五花八门,看起来十分丰富,看得赵光义喜笑颜开。

“我大宋真是文武兼备,人才济济!”

赵光义自鸣得意:“朕亲自教授军士剑舞,还经常去巡视军士的练习进度,辛苦没有白费!”

群臣连声称赞,夸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让

赵光义顿时更飘了。

.

公孙大娘之前还在思考自己可不可以真正的习武成为高手,看到后世皇帝把“跳剑”

的把戏叫做高手,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算作高手。

“这真的是炫耀武力,不是玩杂耍?”

她可是很有自知之明,舞剑可以,真要上战场,剑刚刚抛出去,立刻被敌人一枪捅死了。

哪怕没上过战场,她又不是傻,骏马那么快,骑兵那么彪悍,甚至不需要骑兵出枪,骏马一撞都可以把自己撞飞。

李世民等君臣同样想到了这一点,齐齐摇头。

“这大宋的皇帝,难怪重文抑武,敢情根本不懂武术也不懂军事。”

其实不懂也不是弱点,嬴政表示,他也不是很懂,他就从没上战场骑马打仗过,但是他会用人。

王翦等武将看着始皇帝感激涕零。

有一个不瞎插手的皇帝,真是太好了!

每次看到宋朝的帝王对军队的干涉,王翦自认为一把年纪什么没见过,但是心态再好也能被活活气死!

【最后,可以看一看帝王对武举的态度。】

武曌创立了武举制度后,持断断续续持续了百年。

唐末五代,因为战乱,武举制度一度荒废,到了宋真宗时期短暂的商议过恢复武举制——只是商议,从未实行;

宋仁宗时期,在庆历新政时期,再次短暂的恢复武举制度,主要考骑射——然后遇到了与西夏议和,立刻废除;

宋英宗时期,再次恢复武举制度——但是依然带有大宋的特色,要求文武并举,不仅要考武艺,还要考试程文,程文包括兵书墨义和策问。

宋仁宗在庆历新政时还试过武学,这是学自大唐的武学建置,但是仅存三个月,庆历新政失败,武学废除。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中再次兴建武学——变法失败,再次废除。

到了南宋,武学彻底停止,从此武举制度停滞百年,一直到明朝才恢复。

.

武曌:“……”

她创立的武举制度就这样被糟蹋?

知不知道她实施的时候顶着多么大的压力!

朝中大将突然看武曌这位独一无二的女皇无比顺眼。

尤其是通过武举制选拔上来的郭子仪等寒门将军,原本的历史上他会因为得罪武三思在武曌时没有受到重用,因为天幕特别提过,这一次提前升官了。

对比一下宋朝皇帝,郭子仪默默跟同武举制出身的员半千道:“谁说女子不如男,在任用武将上,女皇可比后世的男皇帝大度多了!”

这两位武状元各有奇特之处,员半千是武举制开创后的第一位武状元,也是最长寿的武状元,活了94岁;

郭子仪是唯一以武举制出身、两次拜相的武状元,不但走到了官员能走得最高处,还得以善终。

他的儿子郭暖娶了升平公主,就是《醉打金枝》里的原型。

.

朱元璋对宋朝这一点同样很鄙视:“那么多火器,比大明还好的火器,竟然藏着不让士兵训练,难怪动不动战败,差点亡国才提出来用,纯粹是自己作死。”

朱元璋还记得天幕说过,大明的火器发展的不如大宋,大清的火器发展的不如大明,好像自宋朝的火器火药发展到巅峰以后,海外技术开花节节高,华夏的技术却在不断落后。

他对此耿耿于怀,一边开始接纳民间工匠研究火药和火器,一边还在惦记着宋朝人的火器。

“反正你们又不用,还不如给我大明!”

老朱很可惜,宋明中间隔了个元朝,要是直接接手宋朝的国库,那他不得富死!

【所以你问为什么民间如此多的武术人才,朝廷怎么也打不了胜仗,因为民间人才只有凭借“文”上升这一条途径。

在大宋当兵,地位非常低下,有些还要刺面,都刺面了,在平民眼里与罪犯无异,还谈什么上升?】

【大宋倒也不是凭借武力没有任何用处,还可以打擂台啊~】

宋朝帝王虽然不开武举,但是到处开武术表演比赛——宋人称之为“露台争交”,是带有奖项性质的,不仅有私人的也有官方比赛。

这里的露台比赛,有明确的规则,比如不许暗算,不许杀人,有裁判、参赛者、规则和赏赐物品,已经非常类似现在的体育比赛。

私人比赛多有财帛礼物作为赏赐,官方比赛有一些小职位,可以让获胜者得到军佐之类的官职。

这样的露台比赛后来演变成擂台赛,以棍棒和相扑居多,不允许刀剑厮杀,以表演和娱乐性质为主,这也让武术从“练为战”演变为“练为看”。在套路表演中开始注重视觉效果,要好看,而不单单是重视实战。

.

嬴政受到启发。

虽然大秦没有武术套路,但是这种擂台用来做选拔赛也不是不可以,大秦有游侠,给他们找找事做总比投靠野心家造反好。

嬴政果断下令:“在咸阳设置擂台,让兵家人作评委,设立规则和奖励,让民间善武者搏斗。胜利者除了奖励也可以赏赐官职。”

秦朝时期擅长剑术的游侠并不多,嬴政并不想作无谓的牺牲,而且秦人彪悍,让他们单纯表演也验不出来,打出火气来还得派人去拉架。

于是嬴政看向夏无且:“派几个太医过去。”

一旦有新的任务,需要商量的事情就多了。

这一次,已经年迈接近退休的王翦主动请缨,与兵法理论大师尉缭负责此事。

两人虽然看不上宋朝皇帝的军事政策,但是对擂台赛和套路并没有什么偏见,没有什么是绝对坏,只看用得人如何使用。

.

刘彻看得叹为观止:“难怪天幕说宋人会玩,真是把武术都玩出花来。”

可惜,大好的习武局面,偏偏在往娱乐上面发展。

武术套路并不是完全没有用处,给初学者训练以及练兵的确有一

些效果,但是前提是,依然要结合实战,要敢打。

如果帝王都在追求好看、刺激,只注重花架子,那跟民间的舞剑表演有什么区别?

刘彻也喜欢看杂耍,宫中也有百戏艺人,但是他从不认为那些艺人会什么吐火就可以上战场上火烧三军。

“难怪朕是千古一帝,实在是其他皇帝太差劲,后世怎么什么人都可以当皇帝?”

刘彻有了深刻地自我认知。

一句话,全靠同行衬托!

【虽然前面的少林十三武僧救李世民是后世夸张演绎,但是少林寺与武术的确息息相关。】

【到了大明,少林寺有了专门的僧兵,不但有官职,还有维护边疆稳定、进入军队教习武术的职责。少林僧兵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重大胜利,凭借少林棍法大败持有武士刀的日本浪人,一时间名声大起!】

不同时空的少林寺众僧立刻抬起头,昂首挺胸。

唐朝少林寺:“后世的少林寺可以以武出名,我们现在也可以!”

宋朝少林寺:“后世的少林寺僧兵竟然可以维护边疆稳定,如今大宋国土不断被吞噬,我们岂可龟缩一角,任由蛮夷侵略?”

明朝少林寺:“不错!我大明少林寺,武德赫赫!佛有慈悲心,同样有金刚怒!”

清朝少林寺:“阿弥陀佛,可悲可叹!如今我少林被朝廷处处提防,难以重现先祖荣光,实在是丢人!”

下一秒,天幕却已经提到了清朝少林。

【哪怕到了清朝,少林寺被清朝各种提防警惕,甚至派出军队常年包围提防、派出官员入驻少林寺来监视,少林寺依然成为了天下武术的起源地之一!后世的不少著名拳法,都有少林寺的影子。】

【现在让我们进入明清,进入华夏古代武术发展的巅峰时期!进入那一段英雄好汉辈出,百姓为了国家用血肉与列强抗争的英雄年代!】

【我们耳熟能详的众多门派、高手,几乎都是在明清一代诞生!】!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