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旱情(2 / 2)

大秦嬴鱼 一口香 8926 字 2023-08-16

秦鱼翻看着各地报上来的天气记录变化,眉头就没有舒展过。

现在已经进入秦王四十七年了,历史上,白起就是在这一年出战,围困赵军四十万,然后将他们坑杀的。

坑杀赵军之后,白起趁赵国国内空虚,兵分两路,一路去攻打晋阳,一路去攻打邯郸,就在这个时候,秦王给他下了撤军令,同意赵国割让土地求和。

白起愤怒的回到咸阳,跟秦王大吵了一架,最后无奈撤军。

第二年,赵国毁约,秦王欲再发兵攻打邯郸,结果却是屡战不利,一连攻打了两年都没有将邯郸攻打下来,秦王无奈,只能亲自去请白起出战去攻打邯郸。

史书上记载,秦王几乎是好声好气的跟白起解释当初他为什么要撤军,因为这一年“国虚民饥”,实在是没有军粮供应白起带军去灭了邯郸……

当年秦鱼读到这一段史书的时候,并没有很在意,他一直认为,白起是死于范雎的嫉妒和秦王的猜忌,但现在他身在其中,“国虚民饥”这四个字,就分外触目惊心起来。

若是今年秦国发生旱情,粮食减产,或者颗粒无收,秦国国内自己的百姓都没吃的,都可能要饿死,秦王要从哪里变出来供应白起大军攻战邯郸的粮草呢?

如果为了攻打邯郸,让秦国国内百姓都饿死了,那么,这个邯郸攻打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是成就了武安君白起灭赵的威名罢了!以全国之力成就一个臣子的威名,秦王是疯傻了才会这么做。

或许,范睢也是基于秦国大饥的基础上劝说秦王,秦王才会被一说一个准,很痛快的就让白起撤军了。

秦鱼一边看着一个个爰书,一边猜想着心里的想法会不会成为事实,正在他越想越焦急的时候,一只大手握住了秦鱼不住翻动竹简的手,秦鱼回过神来,抬头去看,是秦王。

秦鱼长长舒了一口气,问道:"大王可有事?"

秦王将竹简从秦鱼手里拿开,他扔给秦鱼一个帕子,皱眉道:“你头上都出

汗了,快擦擦。是想到什么难事了吗?"

秦鱼用手在脑门上一抹,看着手指上的湿润,秦鱼拿帕子胡乱擦了擦,扔掉帕子发愁道:“是有难事将要发生了。"

秦王直起腰身,脸色也郑重起来,他看着秦鱼长大,秦鱼说是难事的,那就一定是难以解决的大事,由不得他不重视。

秦鱼重新翻开一个地方上送来的爰书,指给秦王看:“您看这个蜀郡的例报, ‘寒一日,雨半日,无雪’。您再看这个频阳的, 暖冬,无雪' ,还有这些,都是地方上报咸阳的气候记录,今年冬天,秦国大多数地方都没有下雪,是个气温高于以前的暖冬。"

事关耕农,秦王也仔细看起这些各地送上来的例报,越看心下越沉,对一旁的郎官吩咐道:“去请相邦、治粟内史和农令来。"

不多时,咸阳殿中便聚集了范睢、蒙骜和农家之人,他们一起翻看起各地送上来的爰书,也是越看,脸色越沉重。

最后,大家的视线都去看农官,论看天时吃饭,农家才是专业的。

农官沉重的宣布:“安平君所料不错,来年,秦国国内,很可能会少雨,粮食将要减产。”秦国现在还是看天时吃饭,要等到都江堰和郑国渠建成之后,蜀地和关中地区,才会实现耕种不由天时,全由人意。

来年要是粮食减产,那么上党的秦赵之战,就要马上结束才行。秦王去看范雎。

范雎捋着胡须,大脑飞速转动,他沉吟道:“臣已经接到消息,郑朱已经从赵国出发,很快就要到秦国了,咱们要想快速的结束征战,就不能让其他国家掺和进来,要打消诸国合纵的想法。"

秦王:“寡人但凭先生吩咐。”

这是将郑朱之事全权交给范睢处理的意思。秦王付出了他的信任,范雎自然当仁不让的接了下来。

说完郑朱之事,范睢进而提出对赵用反间计的策略,廉颇防御天下无敌,既然攻不破廉颇的防御,那就将他换掉好了。

秦鱼听秦王和范睢一一分析赵国可以出战的将领,将他们各自的带兵领将的优点和缺点都记在心里,最后,范雎提议,让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代替廉颇,主动出战攻打秦军。

因为,赵军肯定已经没粮了,赵王肯定比秦国这边,更想快速的结束这场战争。策略和计

谋制定好了,具体如何操作,就看范雎的本事了。

秦国欲要赵括代替廉颇出战,秦国这边,也将会换将,秦鱼心里知道,还想听听秦王和范睢是如何商议,要将秦国这边的将领换成白起呢。

结果,什么也没有,秦王和范睢,都没提出任何一点秦国这边打算换将的声音。

秦王和范睢不提,秦鱼虽然心里跟有一只小猫在挠一样的抓心挠肝的好奇,但他忍住了,没问,因为秦鱼记得,当初白起去上党,是秘密而行的,凡是透露武安君为将者,斩!

秦王和范睢,一定是有默契在的,既然他们不说,秦鱼也就忍住不去问。等人都走了,秦鱼说起了自己的另一个打算。

"大王,我打算再等上半个月,就到封地去看看。说起来,您将洞庭地封给我,也有一年多了,我这个封君,还从未去看过呢。"

秦王不欲秦鱼离开:“正是国家有难得紧要关头,你怎么就想着要回封地了?”

秦鱼笑道:“正是因为国家有难,我才想去洞庭和黔中去看看,那里靠南,原本就少雪,今年送来的爰书上说无雪是正常的,说不定,今年黔中地区会有所出产呢?"

南地?

秦王开始思考起来。

这几年,秦国可没少从楚国买粮,一开始,是从楚国腹地(淮河流域)买粮,后来楚国的贵族有所警觉,粮食不好买了,秦国就开始从长江流域买粮,因为从南郡那边流出去的良种和铁制农具,都是在长江一带种粮的。

长江两岸原本是百越之地,他们虽然被楚国打下来了,但百越之地多山林大河,在楚人眼中乃是荒蛮之地,极度不好治理,加之百越之人众多,各自为政是常态。

秦国带着友好去跟那些百越的族长接触,达成买粮的交易,也就这两年的事。

但也就是这两年,从百越买回来的粮食,要比从楚国买回来的粮食多了不少。

也就是说,大江两岸,是能产丰粮的,今年秦国或许会有旱情,粮食减产,但南郡那边,应该要好很多。

秦王心情放松了一些,他对秦鱼道:“你说的很对,既然关中减产,那就加紧南郡和百越的耕种。寡人会派人专门去办此事,山高路远的,你年纪还小,你出门寡人不放心,就好好待在咸阳吧。"

鱼不禁睁大了眼睛,不服道:“您不会是拿我的年纪当借口吧?我马上就要十五了,将要傅籍的年龄了,不小了。"

秦王老神在在问道:“周岁十三,才刚十四虚岁,哪里不小了?”

秦鱼:"...总之就是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