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1 / 2)

青竹 寓风 5260 字 16天前

姜竹慢慢想起从前他爹在哪个铺子给他买过糖,在哪儿给他买过小玩具。

两人都逛出了点儿乐趣。

小铺子站在门口就能看,大铺子多有专门牵马的小厮,能帮他们看着骡子驴和车。

到了古董铺子,姜竹有点儿犹豫。

这样的店铺他向来是不会进的,镇上也有一个金银古董铺,过十次,能有五次听见大人在警告孩子不许进去,碰坏了赔不起。

可沈青越已经抬脚进去了。

姜竹想了想,也跟进来,整个铺子就他们俩客人,人家一瞧他们就不像能买起东西的样子,也不过来招呼他们。

兴许是怕他们碰坏了东西,店里三个伙计都盯着他们,姜竹被看得有点儿不自在,可沈青越完全没事人一样,该怎么看怎么看,只差没掏出来手机咔咔拍了。

素材,说不定以后都能当素材。

店里卖的多是摆件,石雕、木雕,还有大大小小的瓶子、盘子,瓷器的器型和上面的彩画是沈青越观察的重点。

店里墙上还悬挂着一张□□尺长的佛像画,瞧着比庙里的壁画还漂亮。

姜竹仰头看画,只觉得逼真细腻,金色又闪又亮,他觉得好看,很庄严,却又说不出到底哪儿好看,只觉得和沈青越画的好像不太一样。

不过他心里还是觉得沈青越画那张劈柴图最好看。

他比较喜欢那些雕像,尤其是他见过的物件,白菜、葫芦,还有小狮子,他看得出可爱。

沈青越把人家店里摆出来的东西溜达了一圈儿,又盯着人家的佛像画看了足足一刻钟,大摇大摆地带着姜竹走了。

接着他们又去了另外一家店,直到专门卖字画的店。

时间有点儿紧,他们只够逛西街,西街专门卖字画的铺子有两个,沈青越挨个看了一圈儿,略微有些失望。

想了想,也对。

在现代也能广为人知的,哪个不是一个时代的巅峰之作?

能登上教材或专门出版画册的,也都是历代的名家,一朝也不过能出几个,这样一个小县城,一条街能有两个专门的字画铺子已经可见艺术从贵族走向平民大众了。

风格和内容也符合绘画的发展历史,两家店里都是色彩多于黑白,佛像、神仙、人物最多,其次是仕女图和牛马花鸟。大画多,小画少。

兴许和他们本地产纸有关,两家店铺里纸画和绢帛画数量大致持平,不过大画基本还是绢画,小幅的纸画才多。

屏峰、卷轴几乎都是绢画,团扇、小幅卷轴画纸画较多。

除了画,书法也占了大片的位置,相比画而言,书法水准还是挺高的。

由此也可推测大虞,至少宝峰县内,读书人擅字的多,擅画的少。

山水画已经有了,但和沈青越熟悉的那些大家相比,还差着许多。

总体而言,市场环境倒是对他有利的,有两家铺子做对比,他那爱好者的水平都显得还不错了。

沈青越猜,县城肯定不缺颜料。

那些彩画的颜色已经相当漂亮了。

就是价格恐怕不会低的。

他们找了家卖笔墨的店铺进去一问,果然,人家有颜料,还有画壁画用的矿石颜料,也有已经加工好,方便作画的彩墨,甚至还有配套用的鹿角胶、牛角胶。

一问价格,沈青就开始怀念便宜的化学颜料了。

矿物虽好,但是他买不起呀!

连植物颜料都贵得离谱,难怪从前只有贵族和宗教才能享用画,国画从贵族向大众普及渐渐也从彩色过渡向水墨,刨除其他原因,只算经济,绝对和天然颜料太贵逃不开关系。

到了工业时代,化工颜料产量大增,价格变低,才能普及向世界上所有爱好者。

如今他没爹可啃,也没有便宜的颜料可买,还是老老实实继续他的写意和白描吧!

沈青越没买彩墨,只买了一刀纸。

质量和先前用的差不多,县里反而还便宜一点儿,一刀要三百八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