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傅和正的工作室。观影会的人不多, 除了剧组人员外, 只邀请了一些业内好友,加起来五十人上下。
傅和正是舞台剧导演出身, 将观影会会场布置成了舞台剧式的,有舞台和鲜红的帷幕, 大屏幕在帷幕之后展开。
黎暖树被编剧组的人请走了,方思弄也被傅和正拉到第一排挨着坐,方思弄不习惯这么引人注目的位置,何况今天还来了几个老前辈,怎么说也不该是他坐傅和正旁边,正想婉拒, 傅和正却抢先按住他的肩膀道:“小方,这电影有今天,你的功劳占一半,安心坐着吧。”
方思弄不明所以,却不好驳了老师面子,只能坐正。
主创人员简短发言后,电影开始,全长143分钟,讲述了女主角从上世纪70年代到新世纪之间走过的人生历程。
傅和正的电影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以独特的视觉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描绘闻名,一般采用非线性叙事,通过记忆、情感片段来打破时间顺序形成跳跃式的时间结构,用反复出现的情节与意象建立电影的情感节奏。
幽微的情感是傅和正电影最大的特征,对爱的追寻和迷失也是这位导演追逐了一生的主题,这个主题在这部电影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女主角一共有过三段亲密关系,年少早逝的竹马、青年时一起奋斗的伙伴、年华老去后出现的火花。
人物成长的历程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其中,比如七十年代她和竹马共同经历了惨淡迷失的少年。后来和第二位“真命天子”一起乘上了经济腾飞的列车,然而有的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经历了惨痛的割舍后她进行了一场出走,在山水间徜徉,却又在几乎已经找到内心平静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年轻人,比她年轻很多,会像小狗一样依偎在她的怀里,说一些她根本没有听过的甜言蜜语。可想而知,他说了很多很多遍爱她,其实只是爱她的财富。
最终她再次出走,抛弃了让她软弱的感情。多年之后,在他乡一栋温暖的小洋房内,她在上门来看她的年轻女社工身上看到了一点自己的影子,意识到世界上好像一直在进行一场又一场轮回。
原定剧本是这样的,蒲天白饰演其中早逝的竹马,戏份算不上很多。
不过傅和正拍电影也很有特点,在拍摄之前工作人员拿到的只有人物小传和大纲,几乎不会有规划好了的详细剧本,只有大事件提示,连演员台词可能都不会有,最终的电影效果完全靠导演的情感驱动,由剪辑完成。
饶是知道傅和正的尿性,这个粗剪版还是把方思弄震惊了。
主要是蒲天白的部分。
蒲天白原本的设定就是纯白无辜的白月光,总在女主角弥漫着阳光的回忆里出现,代表的是一个人童年到青年这一个阶段的美好和温暖,在整部电影的多次闪回有不同意义,但基本是“回忆过去美好”、“提供支撑下去的勇气”、“对比现实的残酷”之类的,对演技没有太大考验,不,应该说是对蒲天白的演技没有太大考验,因为他本色出演就可以。
然而这个粗剪版,这个角色所展现出来的完全是颠覆。
蒲天白的戏份被大大增加,甚至有很多初看下来完全无意义的镜头,比如蒲天白蹲在片场角落看东西的场景,其实他在看什么都拍不清楚,是蚂蚁还是野草?又比如蒲天白坐在阶沿上吃盒饭,塑料盒子一次性筷子,发现被拍后对镜头投来一个无奈的、黑白分明的眼神。
太多了,几乎充斥在女主角的每个人生阶段的每个场景里,过去、现在、未来,闪现的时间很短,仿佛只是一个瞬间的印象,可一旦够多,遍成为了一种类似于梦魇的存在,给整部电影蒙上了一层疏离而迷惘的科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