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硬体破局(2 / 2)

周光平毕竟在手机行业里浸泡多年,在摩托罗拉深耕十馀年,从核心研发一路干到摩托罗拉手机技术委员会主席丶摩托罗拉全球科技顾问委员(SABA)等职。

被摩托总部授予杰出发明家称号并获金卡员工待遇。

这些年间,他和很多头部的手机供应商都结下了深厚的私人感情。

刚开始给小米找供应商时,他对手机内部结构那样的熟练,每个零部件对应供应商,他一个电话就定位到具体关系不错的负责人。

这也是雷军把周光平拉进联合创始人,并给出股份的根本原因,除了人脉资源还有他还带来了几名摩托罗拉的旧部一起协助他开展工作。

周光平带着团队热情地和对方叙旧丶聊天,气氛特别友好。但是往往到了最后,供应商都直白地告诉他,吃饭聊天都没有问题,但是生意就不要谈了。

这时他会拿出MIOS的装机量试图说服对方,并且打折包票告诉对方:你能做多少,要多少料,都可以,如果你愿意全部做,全部都给你也可以。可见小米对供应商已经到了渴求的程度,

但并没有人看好小米的模式,即便装机量确实看上去非常动人,但谁也说不准小米造出手机市场的认可程度,没有供应商会去赌一家名不转经传的小公司。

「小米公司行吗?别到最后货款都收不回来。」是此时供应商们对小米的整体认知。

大半个月时间,聊了十几家基本都是这个说辞。

更有甚者,直接派下面的代表过来,吃饭聊天都行,但是一谈到合作就左顾言它,最后在周光平的一再逼问下才透露出了真相,那家上面根本没打算跟小米合作,只不顾碍于周光平面子过来聊聊而已。

这让周光平团队士气低迷,之前在摩托罗拉都是供应商求着他们,何曾有过如此低声下气的一面。

两天后的一次远程电话会议,小米总部雷军丶林斌丶陈默三巨头坐镇,听取了周光平的汇报,知晓了目前面临的情况。

即便他们一开始预料到不会一帆风顺,调低了预期,但没想到会是如此艰难

通过这个会议,三人对手机厂商的供应链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远非甲乙双方的合同关系那麽简单。

也不是伱手里有充足的现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你想合作的供应商。

作为消费电子领域最复杂的产品,手机的生产并非采购一批元器件,然后像组装电脑一样拼装起来就行,而是需要手机厂商做大量的研发工作,包括定制丶调试丶优化数百个元器件,还要考虑天线怎麽设计,内部结构如何堆迭.

手机厂商需要跟核心零组件厂商一起做联合研发丶联合调试,甚至有专门的定制化零部件。

元器件供应商往往要投入资金和采购方一起进行研发,因此很多元器件都是独家定制的,是需要投入不菲成本的,导致供应商对与新采购方合作极其谨慎。

供应商要选择那些有成功案例的合作者成功率会更大,很显然,小米并不在此列。

此时还没有什麽人可以真正理解网际网路手机的含义。出现这种情况并非供应商保守或者傲慢,而是由于现在很多供应商都深受「山寨手机」之苦,所以对新的品牌很是抵触。

一些山寨品牌动辄订几十万元的货,但销售情况根本无法保证。帐期一到,这些厂商无法正常付款,就变成了老赖,供应商往往血本无归。

因此,后来很多供应商都对采购方提出要求,合作之前先拿出三年的财务报表,否则不可能合作。

这就给没有任何财务报表的小米造成了困扰,毕竟谁知道小米是不是这些山寨手机品牌其中之一?

周光平在电话里感慨,「.过去几年间,我看着上千家供应商起来,又眼看着上千家供应商倒下。见多了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很多刚开始时很美好的故事,最后都变成了令人狼狈不堪的事故,所以现在大家都异常谨慎。确实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难度.」

在场三人对视了一眼,虽然之前面试的时候陈默说过类似的话,但临到跟前没想到情况还要更加恶劣和复杂。

不过不是一个好消息都没有,周光平还是凭藉个人关系和信用死磕下两家零部件的供应商,但杯水车薪。

不过他还带来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小米虽然通过MIOS作业系统积累比较多的用户量,但连最重要的晶片都没有谈下来,何谈其他零部件?

接下来几人一番讨论,最后把接下来的目标瞄准高通,只要拿下高通的晶片,凭藉MIOS的装机量,就有了筹码,后续的谈判成功率会提高不少。

感谢「我是一只咸鱼啊」200点币,感谢「AI学习机「两位大佬打赏.老板大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