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仙之中,亦有强弱高低,顶尖末流之分。
末流不用多说,乃是侥幸得成,根本没有十足把握度过九重仙劫,不得不另辟蹊径,仰仗他法,冒着极大风险一试,最后才侥幸成功。
这类真仙,许阳虽然没有遭遇,但也见过一些例子,譬如地仙界的大智大贤。
这两位佛门菩萨,就属于资质不够,底蕴不足,没有把握度过九重仙劫的类型,不得不谋求佛法南传之事,借气运之力成就真佛功果。
这等资质,纵然成真,也是仙佛之中的末流角色,实力相当有限。
末流之后,便是二流,天资卓绝之辈,一力证道之人,底蕴积累十分雄厚,
九重仙劫难成阻碍,更有优越之处,能够独树一帜,力压末流真仙。
之前与他有过交手的任白眉,齐正鸣,大鹏天王,焚旱便属此类真仙。
这是二流,再说一流,不仅天资卓绝,能够以力证道,更有仙宝在手,实力在真仙之中可谓顶尖,地仙界的大日如来,九幽魔主,金乌妖皇,还有与被他借嗨明之力败退的凤主便属此类。
这类真仙,天资卓绝,战力更是强悍至极,持有凤舞凰天斩这样完整的九阶仙宝,或者弑神枪这类残缺的十阶重器,在真仙之中已是极限的存在,几乎无人能够再压一头。
所以,许阳原本认知的真仙,只有这一二三流的划分,一流就是绝顶。
但来到中域之后,这认知被改变了。
一流并非绝顶,之上还有一重。
那就是持有「帝兵」的绝顶真仙!
帝兵即地兵,十阶地仙之宝,「古之大帝」遗留于世的无上重器。
这十阶地仙之宝,地仙界虽然也有,但基本都是残缺之物,如九幽魔主手上的弑神枪,残缺过甚,只得当九阶仙宝使用。
这「帝兵」就不同了,乃完整的十阶重器,半点不打折扣的存在。
除此之外,这帝兵还有古之大帝遗留「帝经秘典」相配,能够凭藉血脉之力进一步发挥帝兵威能,令其达到「半步大帝」的地步。
所以,地仙界的魔主妖皇,大日如来等绝顶真仙被压了一头,落到了一流水平,只有中域这些持着帝兵重器,怀有帝经秘典的帝血真仙才能称绝顶。
由此可见「帝经秘典」的价值。
虽然帝经秘典,需要古帝血缘,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帝兵」之能,但保不准有一些例外之人。
所以,各大帝朝遗族对自家的帝经秘典一直严防死守,根本不许外流。
帝经秘典如此,神通大术也是一般,都与「帝兵」息息相关,在这中域神州可谓无上之术,几乎没有外流的可能。
当然,只是几乎,并非绝对,毕竟古之帝朝曾被覆灭,谁敢保证帝经秘典不曾流出,再加上那些独来独往,未建帝朝的存在,以及太古之时行于世间的天仙,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帝经秘典遗留于世。
这些帝经秘典的价值不用多说,是古之大帝乃至太古天仙的传承法门,极有可能牵连着帝兵或者其他重宝,古帝遗族,仙门大教都要为之红眼的存在。
如此前的钟山遗迹,那最后掘出的太古仙府,说不定就需要某部帝经才能打开。
所以,每部帝经秘典,都是无价之宝,别说八阶仙丹,就是九阶仙丹也难换取。
如此,许阳竟将一干功法拿出,说是帝经秘典,神通大术,还任由众人探查,这—·—.
别说你一个劫仙,就是这天誉古城的城主,持有天誉帝兵的绝顶真仙,也未必敢放此豪言啊。
他该不会将外域那些残缺不全,只能达到人仙境界的功法,当做是中域的帝经秘典吧?
众人心中暗疑,但也不做多言,只将神念探入其中。
随后便见——
「轩辕神剑诀一一九仪天尊剑?」
「五行天仙决一一先天五方旗?」
「九天道玄经先天一符?」
神念探入,窥其法门,众人眉头紧张,更是惊疑不定。
这些功法,怎麽说呢?
似真非真,似假非假!
确有玄妙之处,说是帝经秘典,并不为过。
可是帝经秘典,须有帝兵相应,而这些「帝兵」之名———」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真是神州之宝,古帝重器?
还是众人惊疑不定,一时难以决断。
许阳也不在意,轻笑说道:「如何?」
「这·—·
众人面面相,皆见为难。
最终,还是那形象遇,不修边幅的老道士出声:「这些功法确实有帝经秘典之玄妙,但到底是真是假,仍不好说,老道我也没那资本下手,就一株九阶仙药,换你两粒草还丹如何?」
说罢,也将一方玉匣送出。
许阳瞥了一眼,神色不变:「—粒!」
老道士一阵沉默,随即点头:「一粒就一粒!」
说罢,便探手将一支玉瓶收入袖中。
许阳也收起那方玉匣,完成了这笔交易。
众人见此,也是意动起来。
九阶仙药虽好,但八阶仙丹更妙。
这等渡劫之物,此次若是错过,那就只能到天誉大会上与各大圣地争抢了。
所以—.
半日之后,曲终人散,许阳起身而去,云离散人亦是相送:「天誉大会还有几日,这小会也要再开几天,道友若有闲暇,随时可来这翠屏居。」
许阳点了点头,轻笑说道:「一定一定!」
说罢,便告辞而去,留下众人气氛莫名,很快也是作鸟兽散,叫这翠屏居转瞬冷清。
一个散修,名声不显,来历不明之人,却有八阶丹鼎造诣与众多从未听闻帝经秘典,这背后着实让人浮想联。
是阴谋,是算计?
是陷阱,是杀局?
还是外域来客,虚张声势?
不管如何,这等重利,都要试上一试,探上一探。
重饵已下,渔人静候,许阳步出翠屏居,本欲向外而去,再览这天誉古城,
但却不想·
「有苏氏族到了!」
「那位狐族天女,在雪月阁外设下题考,谁能作答,应其心意,便可为入幕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