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吐槽大会》开播血流成河(1 / 2)

第239章 《吐槽大会》开播血流成河

文人自古相轻,尤其是对活着的这些人来说,一个看不上一个。

章北斗算个什麽东西,敢吹《江城子》是天下第一?

他们一看作者,许清风,稍微有了点兴趣,但依旧不相信。

文言文难写吗?不算很难,毕竟只要是研究研究,总是能写出来,而且像模像样。

但诗词就不一样了,没文化的人别说是写诗词,什麽阙啊片啊都不懂,纯粹是乱写一气。

「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狂妄小儿!」

「章北斗哪都好,就是见识太少了!」

「嗨,你得理解,魔都那地方,哪里有什麽文化底蕴啊。」

文人圈里的老前辈们,不仅开始嘲讽起了许清风,连章北斗也嘲讽上了。

网友们不服气,把诗词截图发了出来。

老前辈们看完《江城子》全词截图以后,陷入了沉默。

没法评价。

他们敢指着章北斗的鼻子骂他写的东西垃圾,也敢骂某某文学奖得主写的东西是三岁小孩写的,甚至指着作协的领导骂他们是写拍马屁的文章上位的。

这群人心高气傲,无法无天,想骂谁骂谁,并且自翊为文人风骨。

什麽叫文人风骨?

不畏强权,有气节,想骂就骂。

但他们没法骂《江城子》。

因为他们有着文人的骄傲。

「十年生死两茫茫~」单单这麽一句就能被称为千古绝句。

再看全文,更是无一处不绝。

他们想挑毛病都无法挑出来。

「这首词开创了悼亡词的新境界。」

「老章这次眼光还是挺不错的。

「人类面对死亡与记忆的诗性表达。」

「悼亡词的艺术巅峰。」

「白描手法的化境之作。」

「直击灵魂。」

刚刚还在批评的大佬们扭头就给出了最高评价。

网友们纷纷吐槽,「你们改口也太快了吧?」

对此有位大师回复,「知错就改难道不应该吗?」

网友:「—.你说得好有道理。」」

这个世界的文人,大部分还是很可爱的,他们不嘴硬,也不会试图去教育网友,就很讨人喜欢。

「这首词能加到课本里面吗?」

「这种流传千古的诗词不加入到课程里,是学生的遗憾。」

「如果要加到课本里,许清风得有多少能加进去?」

「《死水》应该有资格,《有的人》也有资格,《师说》《马说》必须加进去!《江城子》不加的话,主编都可以换人了。」

「卧槽,许清风一个人独占五首?」

「哥们你文曲星啊?」

「语文课本主编有的忙咯。」

「光是这首词就能让许清风在文坛里有一席之地。」

不是许清风太强,而是文坛太弱。或者说大家都是厚古薄今,对当今文坛带着有色眼镜来看。

这样一来,许清风几首文言文和诗词就显得尤为突出。

千古第一悼亡词是什麽概念?

别看加了悼亡词这个定语,这个范围可一点都不小。

古代文人骚客们最爱干的事就是伤春悲秋,古往今来,写悼亡的诗词多如牛毛,在这个文人最擅长的领域被称为千古第一,属于是小母牛开飞机,牛逼上了天。

在谁都不服谁的年代,突然有个人被公认第一,属实给大夥开了眼了。

「讲个鬼故事,许清风高中毕业。」

「这不是巧了吗,徐北平也是高中毕业。」

「郭经纬表示这我熟啊,我也高中毕业。」

「所以高中毕业都能当大文豪?」

「我悟了,我这就去退学。」

「难怪我考不上大学,原来是因为想让我当文豪。」

「骗别人可以,别把自己骗了。」

第二天,高中教材课本的主编公开表示了对许清风的「厌恶。」

「语文课本关系到学生们对社会的理解,所以课本这些年改动一直非常谨慎,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直到许清风的出现,短短半年时间,我们前前后后开了十几次次会,提议将四篇文章加进课本当中,有增加就有减少,该减少谁的文章也得开会!好不容易定下来了,《江城子》又来了!年轻人不学好,天天折腾我们这些老年人!我讨厌开会!我讨厌开会!我讨厌开会!」

主编怨念满满的发言直接给网友们逗笑了。

「看得出来,吴教授确实很讨厌开会了。」

「哈哈哈,网友们只用张张嘴,编委们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天天都得琢磨怎麽改课本。」

「年轻人确实不讲武德,突然又搞个《江城子》。」

「哈哈哈,我听说编委们已经准备把许清风拉黑了。」

「隔三差五蹦出来一个,这谁受得了啊!」

「乾脆把他抓起来好好拷问一下。」

「好主意,叶智彬也得给你点赞。」

吴教授的一番话,让普通网友们也认识到了许清风的《江城子》到底有多麽牛逼。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判断一个东西好不好,大家都会用「教科书」来形容,能上教科书的东西,那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诗词是这样,文章是这样,歌曲是这样,演技也是这样。

一句教科书级别的演技,能够让人火一辈子。

就在网友们热议许清风《江城子》被纳入教科书讨论范围之内的时候,《吐槽大会》

播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