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七月。
朝堂针对薛延陀部的处置决定终于还是下来了。
太子的旨意送到高阳公主面前,由锦衣卫负责宣旨。
“薛延陀酋首夷男,虽前隙于唐,然太子仁德,念尔素行忠耿,信为突厥余孽所惑。今幡然改图,戮突厥残酋,献馘阙下,其诚可嘉。”
“特进爵漠绥伯,授正四品折冲都尉,其帐下骁勇,各授军职有差。敕至之日,即赴长安受职,不得迁延。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跪地领旨的夷男心头复杂,尽管一早就已经想到了,会是这样的结果。
但是当听到,自己要交出薛延陀部的权力,从此留在长安的那一刻,心中还是难免有些失望和颓然。
宣旨的锦衣卫见其神情恍惚,将教旨递给对方,又幽幽开口。
“漠绥伯,太子另有口谕......让你来长安并非要软禁你,你今后将会任职于军机处,我大唐最晚再有几年便要大举西征,届时有的是赚取功名的机会。”
几个随同而来的锦衣卫,彼此目光都像是带着一股穿透力。
时刻盯着如今漠绥伯夷男的反应。
西征?!
能够被当今大唐的太子,称为“大举西征”那其规模必定不是自己能够想象的,再想想这些年大唐在镇北道大肆培养战马,储备牛羊......
“嘶......”夷男倒吸一口凉气,而后刚刚站起的他,便是再次跪倒,朝着长安的方向便是砰砰叩首。
“臣多谢太子殿下圣恩!长生天在上,今后我夷男若再有二心,死后必遭长生天嫌弃,不入轮回!”
夷男等人这边算是柳暗花明。
但高阳公主这边接到旨意之后,却有些失落的嘟起了嘴巴。
“太子命内阁筹备漠北铁勒诸部牧民迁徙,与镇北道突厥族和汉民牧民混居,设原先铁勒诸部所在,包括漠北在内为我大唐漠北道,相关建城遣官之事已经在筹备。”
帐内,被贬到贝加尔郡任职的河间郡王李孝恭,已经来这里快有一年整了。
他看了一眼高阳的反应,撇了撇嘴。
“殿下今后还是要收敛一些,虽说上位乃是您的兄长,但他首先是这偌大帝国的储君,此次只是将漠北纳入朝廷管辖,而并未动你的北海龙骑,这已经是仁至义尽。”
高阳杏眼一瞪。
“那本宫不往南扩,难道往北扩吗?北面那到了冬天能泼水成冰的鬼地方,要来作甚?!”高阳很不满,不过倒也知道自己这个行为是犯了忌讳。
只能愤恨的瞪着杏眼,死死的盯着自己面前的一幅堪舆图。
贝加尔湖资源丰富,但太过局限,就像是一个被四面围死的笼子,交通不便和人口稀少是最大的问题。
她想要建立一片足够让她在自家皇兄面前骄傲的城池,那人口和资源就必须要争取。
李孝恭眼睛转了转。
像是想到了什么,干咳了一声。
“我听闻,太子殿下知晓很多事情,甚至于明明没有去过阿拉伯那边,却总能够说出一些详细的关于那边的消息,或许,公主殿下可以问问太子。”
“如今正巧正是要给楚王殿下准备大婚的期限,其余一众皇子们也会回京......”
高阳的眼睛倏然一亮。
若是李承乾在这里的话,看到高阳这幅向北探索过一部分的地图后,必定能够一眼认出来,这个妮子这是探查到东西伯利亚高原去了。
那边气候更加严寒,土地都是冻土。
能发展就有鬼了。
若是再往西一点,前往西西伯利亚平原,那边有着广袤的土地和河流,虽说因为春夏时节段,很多作物种植不来。
但像是如今大唐便有的土豆、豌豆以及黑麦,还是能够种植的。
配合上玻璃大棚和蒸汽供暖,只是前期发展艰难,可并不是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