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苏格兰场的坏种(1 / 2)

大不列颠之影 趋时 6176 字 1天前

第712章 苏格兰场的坏种

在伦敦,最美丽的风景总是围绕着分布于城市四周的广场。

西区的广场时髦,北部的广场文雅,南边的霍尔本和牛津街是过时和古老的地方,北面的波特曼广场壮丽,就如同上层阶级齐聚的梅菲尔区的格罗夫纳广场一样。

当然,受益于不列颠财富的日渐累积,伦敦近些年来还出现了不少矫揉造作的暴发户式的广场,这些广场大多出现在新富裕阶层居住的切尔西丶肯辛顿丶伊斯林顿和泰晤士河南岸地区。

不过你要问亚瑟待得最自在的广场是什麽地方?

他不喜欢在文雅时髦的地方与各位爵爷们一起扎堆,贝尔格雷夫和伯克利广场是贵族生活的堡垒,是绅士和有钱人的住所,但亚瑟不觉得自己是贵族,他不曾在牛津和剑桥接受教育,更说不来一口标准的伊顿腔,如果不是必要情况,他可没兴趣去那里给自己找不自在。

虽然在上层阶级看来,亚瑟偶尔流露出的约克口音总归要比伦敦口音高尚些,但是比起伊顿校园里才能养出的高级腔调,呵,这位昔日的警界明星总归还是泥腿子出身。强行去融入他们的圈子,在大部分情况下完全属于自找没趣。

可亚瑟不喜欢贵族聚集地,也不代表他就喜欢去匹配他暴发户身份的郊区广场。

虽然在那里聚集的基本都是与他差不多社会地位的人物,一群大不列颠真正的中等阶层:圣公会教士丶陆海军军官丶司法医疗等政府部门中级官员丶大学教授丶有声望的中小学校长丶工程师和建筑师,以及各类新兴职业,比如会计丶记者丶测量员丶保险代理人丶警察分局局长和零售商店的小店主。

不过即便都是中等阶层,但是中等阶层当中亦有高低之分。

差的那些,家庭年收入会在100镑上下波动,这些人的日子虽然过得不错,但还没有富裕到能请得起佣人的程度。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可以被归类为下等阶层的领头羊。

当然,他们自己肯定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称呼的,如果你敢当面否认他们属于中等阶层的一员,那就得小心鼻子会挨上一拳。

为了证明自己属于这个阶层,他们会咬着牙把家庭收入的结馀部分花在维持体面上。

不管有多忙,每周都至少要去看一次戏,每年雷打不动的要计划一次旅行。

男主人女主人必须得有三套以上足以应付各种场合的服装,包括常服丶社交服和碰到大场面时能够拿出来充门面的礼服。

家里要有一套能够用来招待客人用的上档次的餐具。

男主人拼了命的想要具备艺术品位,费尽心思想要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布置好家里的装潢。

女主人则卯足了劲要学会各种家庭杂志上介绍的上层社会宴会时会用到的食物做法。

而相较于这群竭尽全力想要维持中等阶层地位的家伙而言,那群家庭收入100-300镑的家庭显然就要舒坦不少,这些家庭大多支付得起一位全职女佣的薪水,是不列颠中等阶层的中坚力量。

但日子舒坦不代表他们就不折腾自己。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同。

年收入100镑的家庭或许还会因为预算有限而收敛自己向上层社会生活方式靠拢的行为,但是这些年收入在100-300镑的家庭可就不一样了。

这方面的代表就是亚瑟的老朋友——外交部助理次官奥古斯特·施耐德先生。

亚瑟有一次曾约他去郊外打猎,当亚瑟早上七点抵达他的家中时,施耐德夫人命令女佣端上的早餐食谱是这样的:烤青鱼丶烤鲭鱼丶肉馅饼丶煎培根丶水煮蛋丶烤土豆条丶麦片粥以及抹了果酱的面包片。

据施耐德亲口所说,他每年排除和亚瑟做「大生意」以外,合法收入大约有120镑到150镑,而每年花在吃喝上的支出就超过了70镑。

当然,这只是家庭用餐的支出。由于他工作日要上班,所以平常他的午餐都需要在外解决,单是这一项每年就要花费30镑。

毕竟嘛,外交官可是个相当体面的职业,你中午要是吃的太差,让白厅街的同僚们瞧见了,虽然人家嘴上不说,但是背地里可就招笑了。

光是吃饭就得花掉100镑,再加上施耐德夫妇还有社交需求,尤其施耐德夫人还是孟德尔颂丶萧邦等大音乐家的忠实拥趸,而且她近来还受到其他「白厅太太」的鼓动,染上了收集艺术品的「恶习」。

因此,可想而知,施耐德一家的现金流压力到底有多大了。

也不怪施耐德会经常去夜莺公馆释放压力,不管是谁,回家看见一屋子发票多半都想拿鞭子抽自己。

由于实在缺钱,施耐德从前就经常偷偷摸摸干些「小买卖」,但是自打遇上了亚瑟,他才真正明白了什麽是薅大不列颠羊毛丶挖维也纳墙角,干这行,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和亚瑟干一票的收益,足够让他施耐德清正廉洁二十年了。

那麽,比施耐德这样的家庭收入更高的中等阶层,那些收入在300镑以上的家庭就很好吗?

其实也不尽然,因为人的欲望都是一步一步膨胀的,从来就没有被满足的一天。

这群中等阶层的上等人往往是破产概率最高的。

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处处向上层看齐的生活标准。

房子必须要住大的,大的要像是一座城堡,埃塞克斯郡的奥德利·恩德先生厌恶厨房的气味和肮脏的洗菜水,特意把厨房建在了距离餐厅250码以外的地方。

但是偏偏他又想要吃上热饭,于是就在宅子里建设了一条专门用来上菜的轨道,每次吃饭都搞得像是火车进站了似的。

另一方面则是这帮人有点臭钱就喜欢搞点投资。不管是1826年的伦敦交易所股票暴跌,还是南美公债集体违约,他们是一次都没躲过去啊!

亚瑟身上虽然也有这些臭毛病,但是他还不至于把这些特点都占全了。

他知道凭藉他如今的财力以及稳稳位居中等阶层顶端的社会地位,只要他愿意「屈尊」驾临切尔西丶肯辛顿和伊斯林顿等地的社交场合,一定会让那群感到「受宠若惊」的中等阶层将他视为中心人物。

但是,在见过了法国国王丶俄国沙皇这样的人物以后,他只觉得和这群暴发户们站一起实在掉价,暴发户的吹捧也引不起他心里的半点波动。

贵族场子不愿去,中等阶层的沙龙又盼不来亚瑟·黑斯廷斯爵士的赏光,那这家伙究竟应该摆在哪儿呢?

实话说,这个老条子最爱的是潘通和莱斯特广场附近的街道。

这地方在伦敦的名声究竟怎麽样呢?

这麽说吧,如果您是外地来的游客,你可以拦下一辆出租马车,只要您向车夫倾诉「夜色漫漫,一人孤独」的愁思,那车夫就有九成概率把你拉到这地方。

放荡丶狡诈丶无可救药,这就是莱斯特广场,19世纪的伦敦流莺之巢。

当然,你也别觉得这群姑娘们看起来柔弱,便动起了不符合自由贸易思想的念头。

因为除了姑娘们以外,骗子丶劫匪以及小偷,他们在这里同样是满大街出溜。

甚至在苏格兰场的内部文件中,都经常会把嫌疑人称作「莱斯特广场探险者」。

如你所见,亚瑟就是一个莱斯特广场探险者。

当然,他的朋友埃尔德·卡特先生也一样。

甚至迪斯雷利的党内对手,那位被他瞧不上的「樵夫」格莱斯顿,也经常来莱斯特广场探险。

只不过嘛,这三位先生来探险的目的各有不同。

格莱斯顿还是老样子,他来这里是为了劝妇女从良的。

为此,他还差点捅了个大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