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家族的长房由此破落了,而韦世宽一房崛起,成为了韦家主房。
过了年后,时间便过得很快,三月中旬,萧夏带着一千艘战船和三万水军抵达了东莱郡。
萧夏第一个接见的便是后勤司马张镇周,他在一月下旬便去了辽东,负责从建安堡将遗留辽东的粮食物资全部运回东莱郡。
「回禀殿下,粮食物资已经全部运回东莱郡了,设立了专门大营,但卑职不建议殿下去巡视。」
萧夏微微笑道:「从辽东运到东莱郡,可有人感染疫病?」
张镇周摇摇头,「倒是没有!」
「你说对了,瘟疫这种东西是人传人,必须有染病尸体,或者是人体排泄之物,这是病源,如果没有发现病源,那就不会有疫病,再说,物资运来时已经距离瘟疫爆发过去了大半年,所以没有什麽关系,带我去看一看!」
张镇周无奈,只得带着萧夏来到十几里外的后勤第二营,这里用营栅包围,占地广阔,一座座大帐整齐有序。
在张真周的再三要求下,萧夏戴上了口罩和手套,走进了大营,大营内全是石灰,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但大营外有士兵站岗。
距离营门最近的是粮食大帐,萧夏走进了一顶大帐,大帐内很乾燥,地面用火烧过,又铺上一层石灰,只见粮食堆积如山。
「殿下,这里都是小麦,有一万石,每袋一石小麦。」
「看过品质了吗?粮食有没有腐坏?」萧夏问道。
张镇周摇摇头,「都仔细检查过,没有任何变质腐坏情况。」
隋朝的粮食储存技术很高,像黎阳仓丶洛口仓的粮食,储存几十年都没有问题。
只要严格按照官方的技术标准来储存,一年的时间肯定坏不掉。
萧夏沉思片刻又问道:「我记得我批准了一个疫病试验,做过了吗?」
张镇周点了点头,「回禀殿下,已经做了,我们找了一百名死囚,不带口罩,让他们吃里面的粮食,让他们在大营内随意走,住在大营内整整半个月,百名死囚安然无恙,他们都被赦免了死罪,改为流放三年。」
萧夏缓缓道:「慎重一点是有必要的,但要讲一个度,过于慎重就没有必要了,既然已经做了疫病试验,可以把一部分粮食运去难民营,其他粮食物资都全部运去江南!」
「卑职会立刻安排!」
萧夏又巡视了兵甲仓营丶物资仓营和钱帛仓营,足有上千座大帐,萧夏不由感慨隋朝国力之强大,这麽庞大的钱粮物资,还只是大隋国力的一小部分,大隋在如此强大的国力下覆灭,实在太可惜了,
巡视了物资大营,萧夏又前往难民大营巡视。
难民大营最多时达五十万人,开春后被分散到北海郡和齐郡,在北海郡和齐郡各建立一座大营,目前东莱郡难民大营内只剩二十万人。
当然不会一直养着难民,萧夏去年秋天下令推行屯田制,把难民组织起来修缮官道,疏浚河渠,但最重要是屯田,当年曹操也是这样乾的,组织流民屯田,既解决了难民的粮食问题,多出的粮食用作军粮,可谓一举两得。
魏徵被任命为屯田使,全权负责难民屯田。
萧夏来到位于文登县的难民大营,魏徵带领手下官员将萧夏迎进了大营,大营内目前只剩下老弱妇孺,青壮男子都组织去各地的官田耕种了。
「如果一户人家都是老弱,没有青壮男子怎麽办?」萧夏问道。
魏徵连忙道:「启禀殿下,这种情况其实很多,几乎占到一半了,很多青壮男子被强征去辽东,再也没有回来,一家人活不下去了,妻子就带着儿女逃难来东莱郡,这种情况我们会组织洗衣社丶鞋袜社以及磨面社,这些都是妇女力所能及之事。」
这时,萧夏看见一群老人正赶着毛驴磨面,便笑道:「老人也能做事?」
魏徵点点头,「除了年幼的孩童和完全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其他人都会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
(本章完)